
【地评线】金羊网评:“清单制”管理,持续增进民生福祉
近日,各省(区、市)已陆续确定了省级层面贯穿全年的“我为群众办实事”重点项目清单,记者梳理发现,各地聚焦群众操心事、烦心事、揪心事,围绕公共服务、就业创业、教育医疗、文化体育、环境整治等方面,广泛征求群众意见建议并出台具体方案,体现了各地在件件实事中惠民生,在点点滴滴中暖民心,推动2022年重要民生实事项目全面落实。
人民对美好生活向往的追求,就是新时代党员干部奋斗的目标。群众在新的一年里,民生的需求和诉求是什么,在哪些地方还有需要,有什么样的心愿和梦想,要能够将群众的情况摸清楚,将群众的真实想法听清楚,从而梳理形成“需求清单”变成“履职清单”,将群众的“问题清单”整理成为“整改清单”,一件一件回应群众的诉求,一个一个解决群众不满意的问题,以民之所需为政之所兴,干出群众满意的效果。
以人民为中心,持续增进民生福祉。群众的事情,怎么办才能符合群众期待,肯定就要问政于民、问计于民、问效于民、问需于民,真正站在群众的角度考虑问题。坚持践行群众路线,坚持网格化走访联系,用脚步丈量民意,才能在深入践行“我为群众办实事”实践活动的基础上,解决好群众的烦心事、忧心事和揪心事,干好群众满意的事。
细化安排,让实事更有“实”的底色。群众服务不是喊口号,不是走形式,而在于群众是不是能够实实在在受益,群众的闹心事是不是真正解决好了。因此,要细化为民服务事项,要形成“任务清单”,并且要做好公示公开,将群众服务民生事项的“进度条”公布出来,让群众看得见实干的作风,得到惠民的实惠,才能增强群众的幸福感。
强化督导,推动民生实事项目全面落实。坚持以目标为导向,坚持以问题为导向,坚持以民生为导向,强化督查和推动,将监督的触角延伸到群众身边去,以群众的“好差评”作为工作成绩的“指挥棒”,引导党员干部为民服务、担当作为,干出群众满意的“答卷”。(王雯婧)
